黄浦区图书馆即便在遭遇城市改造和疫情的双重冲击下依然保持开放,这一行动为福州路的文化商业环境带来了新的生机,并昭示着经济复苏的曙光。
重要地标地位
上海市中心的黄浦区图书馆,地处人民广场周边,是周边众多图书馆中相对较近的一所。该馆坐落于热闹的福州路静安区开放图书馆,这里以文化产业为支柱,成为该街道上具有显著地位的文化地标,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福州路享有“文化街”的美誉,黄浦区图书馆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地座落于市中心,兼具繁华与宁静的氛围,成为市民及游客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优选之地。紧邻“演艺大世界”剧场群,两者合力为公众提供了全方位的文化体验。
积极信号释放
7月27日,黄浦区文旅局借助官方微信视频号“黄浦最上海”开展了图书馆开馆的直播。馆长张青在直播中深入解读了图书馆所蕴含的深远意义。黄浦区图书馆的重新启用传递出正面的信号,然而,考虑到城市更新项目和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福州路的文化商业氛围尚未完全达到预期状态。经过此次的改造和重新启用,该图书馆成为了一个特殊时期下,公众能够访问的唯一分支机构。
功能空间升级
自2020年开始,黄浦区图书馆的装修项目正式启动,随之而来的是对多个新功能区域的精心规划。这些区域包括全天候开放的城市书房、特色文献查阅区域以及专门为视障人士设计的阅读区等。馆长期望全天候城市书房能成为文化街区的一颗璀璨明珠,即“阅读的明灯”,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和文化服务。
入口改造亮点
福州路大楼东侧的平望街曾是图书馆的入口所在地,其长度仅有140米,并不引人注目。经过一番改造,图书馆的主入口已迁移至大楼的正面,即福州路。同时静安区开放图书馆,在门厅内增设了阶梯式的“城市书阶”。这一设计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息的空间,而且在举办活动时还能作为观众席使用,极大地提升了场所的舒适性和实用性。
城市更新进程
黄浦区老城区,地处外滩与人民广场之间,积淀了深厚的专业街文化。近期,南京东路中央商场(自2021年10月起对外开放)的改造工程、地铁14号线豫园站周边的改造项目,以及金陵东路骑楼区域余庆里的改造(自2020年7月启动)等,正有序推进,共同推动城市更新工作的进展。7月24日凌晨,在建国东路68街坊以及67街坊东块,房屋征收签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签约比例已经超过了90%。这一成就表明,该区域内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的改造目标已经顺利达成。
商业氛围现状
午后,第一财经记者在工作期间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城市更新工程导致部分街道被封闭,这一变化对福州路上的游客流动路径产生了影响。在福州路的最西端,可以见到2018年8月新开设的锦江旅游福州路旗舰店,还有在2021年农历新年首日重新对外营业的天蟾逸夫舞台。同时,上海书城正在进行改造工程,目前处于关闭状态;在平望街至浙江中路段的福州路南侧,众多商铺因征收政策而停业;往日的热闹景象已不再。
当前状况下,黄浦区图书馆的改造及开放能否有效提振福州路文化商业区的整体振兴动能?我们诚挚邀请各位专家和公众分享您的观点,展开深入讨论。此外,我们也衷心希望各位能够对本文给予认可,并积极进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