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机构图书馆领域的佼佼者,在文献资料服务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其发展情况引起了广泛关注。
历史渊源与定位
自1956年建立至今,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一直扮演着学校文献信息资源与服务中心的关键角色。该馆与教学和科研紧密配合,持续强化信息资源建设,为师生构建了一个内容充实、品质卓越的知识服务平台。截至目前,该馆仍然是学校学术研究与教学的关键支柱和保障体系。
馆舍布局与设施
该图书馆由大学城分馆与三元里分馆两部分组成,整体建筑面积共计33,350平方米。馆内设有中医学、医学以及外文等多种藏书区域,并配备了报刊阅览室与特藏室等辅助设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图书馆已接入高速局域网,两个分馆通过自动化管理系统顺利实现了无缝连接,共同构建了一个覆盖广泛的数字化信息服务网络。该馆拥有28台服务器,其存储能力达到了80T。此外,该馆还具备了万兆光纤接入能力,并实现了馆内WIFI的全覆盖。同时,馆内还配备了大量的自动化设备和平台。
专业服务职能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认定的科研项目查新咨询机构名单中,图书馆榜上有名。同时,该图书馆也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定为查新服务的指定单位。作为中南地区首批获准设立医药类部级查新站的机构,图书馆拥有提供科技查新、代查代检等多样化信息服务的资格。凭借卓越的服务实力,图书馆向中医药科研领域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并且在该领域内树立了较高的信誉和权威地位。
古籍保护与地位
自2011年起,该图书馆便成为了省级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先锋,对中医古籍的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与此同时,作为广东省图书馆学会的理事馆之一,以及众多重要成员馆中的一员广中医图书馆,它在行业内的交流与合作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有效地推动了知识的共享与传播。
馆藏资源规模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图书馆藏书总量达到了153万册,其中包括二级学院的藏书。此外,可供在线阅读的电子图书数量为158万册,另外广中医图书馆,通过文献传递服务获取的电子图书数量为150万册。此外,图书馆馆藏中包含49个国内外知名的电子资源库,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其中4个资源库是由图书馆自主创建的,专注于中医药领域。在古籍方面,馆藏量丰富,包括2,082部普通版中医古籍,共计10,356册;同时,还有195部珍贵版古籍,总册数达到1,426册。
持续发展与展望
数据显示,至2017年10月27日,该图书馆呈现出积极的发展势头。展望未来,图书馆计划在信息资源构建与服务品质增强等领域持续投入精力,旨在为师生及中医药领域的进步提供更加优质的支撑。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图书馆资源与服务,或许将对中医药研究领域的进展产生何种促进作用?我们热切期待各位专家及读者能发表个人见解,并留下您宝贵的意见。此外,欢迎点赞并转发本文,以增强其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