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20年的沉淀,一家图书馆究竟累积了怎样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它又见证了怎样的社会变迁?在9月20日,一场主题为“书韵百廿,文脉千年——湖南图书馆120周年馆史与读者服务成果展”的活动,为我们解答了这些问题。
展览启幕
9月20日,湖南图书馆举办了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展览。该展览由“百廿风华映古今”、“文化传承润湖湘”和“智启未来续新章”三个主题组成,全面展示了湖南图书馆深厚的文化积淀、卓越的服务水平以及不断推进的创新历程。展览地点位于湖南图书馆阅览楼一楼公共区域及文创商店,吸引了众多读者踊跃前来参观。
百年历程回顾
湖南图书馆一楼大厅的“百廿风华映古今”展区,以时间轴为脉络,生动描绘了该馆一个世纪的成长历程。作为我国首个以图书馆命名的省级公共图书馆,自1904年成立以来,它留下了深厚的历史印记。在青年时期,毛泽东曾在此地自学;何叔衡同志曾担任馆长;胡耀邦同志更是亲笔为该馆题写了馆名。每一幅作品,无不激发起人们对过往历史的深刻怀念,同时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了它在不同历史阶段所扮演的至关重要的地位。
文化服务成果
一楼走廊上陈列着“文化传承润湖湘”的主题内容。这一展示集中反映了湖南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绩。在湘图讲坛上,思想的碰撞不断;在大型节庆活动中,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在百姓课堂中,知识得到了启迪;而在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交流中湖南图书馆,也展现了湖南图书馆在文化传承方面的持续努力。文旅研学项目、湘图汉语角等创新活动模式湖南图书馆,促使阅读成为一项深入的文化感悟,同时,参与者通过互动交流实现了个人成长。
借阅服务变迁
“智启未来续新章”篇章主要聚焦于数字时代的发展进程。该篇章以多种形式展示了湖南图书馆在借阅服务领域的显著进展。其中,它详细记载了图书馆从手工记录方式向自助借还系统的转变过程,以及从传统馆藏资源向智慧阅读模式的过渡,充分体现了图书馆在新型阅读生态构建方面的持续探索和不懈追求。数字人阅读终端以及VR科普阅读平台等智能设备,不仅满足了读者对图书馆的情感依赖,同时也使他们享受到了数字化转型带来的诸多便利。
读者亲身感受
在展览现场,观众们聚精会神。一位经验丰富的读者不禁感慨,观看这些珍贵的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长廊,亲身领略了湖南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与此同时,年轻观众对智能化设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认为这大大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和便捷性。现场观众普遍给予了展览高度评价,他们一致认为,此次展览不仅回顾了图书馆的历史,同时也揭示了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展望未来发展
湖南图书馆在120年的发展历程中,生动地反映了我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轨迹。本次展览不仅是对历史成就的回顾,也映射了对未来的美好展望。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湖南图书馆将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专注于文化的延续和读者服务的提升。图书馆将不断进行创新,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以提升服务质量,为广大读者带来更丰富的知识和文化养分。
您对湖南图书馆在何年代的发展轨迹有何特别关注?敬请于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此外,别忘了点赞并分享此文以支持我们!